龙8国际

新闻动态

汇聚最新资讯 / 产品信息

用最专业的眼光看待互联网

立即咨询

首页 > 新闻
真实的蒙古国是什么样?离中国越来越远,这一次能否找到来时的路
发布时间:2025-04-23


综述

从北京起飞,全程只需1小时54分钟,比去上海还快。在人们印象里,蒙古国依然停留在成吉思汗那个时代,一首《敕勒歌》和一首《乌兰巴托的夜》让人充满无限遐想......

然而,真实的蒙古国,早已在历史与现实的长河中被扭曲成了一面哈哈镜,祖宗的荣耀与殖民的烙印;丰富的矿藏与落后的经济;辽阔的草原与肆虐的风沙;成吉思汗的后代,却忘记了自己的文字。

蒙古国,在俄罗斯、中国、“第三领国”之间做了多年的抉择,似乎依然找不到来时的路!

夹缝中的帝国

忘记所有人,蒙古人忘不了成吉思汗。他生平征战无数,灭国百余,欧洲基督教世界、西亚伊斯兰教世界闻风丧胆,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巨大帝国——元朝诞生,重新勾勒了世界版图,唤起了全球性人类的觉醒。

朱元璋灭了元之后,大草原四分五裂。直到清朝,蒙古那些分散的部落才被清朝收入囊中,还把蒙古人入了旗,称之为蒙八旗。历史的车轮一晃200多年过去了。

1911年12月,清朝政府咽下最后一口气,外蒙古宣布独立,北洋政府无暇北顾,虽然派兵收复,无奈内战又起,驻留在乌兰巴托和买卖城的少量兵力,被一个俄罗斯籍的蒙古亲王端掉,俄罗斯扶持了一个和尚——“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”重新当上了蒙古皇帝,并成立了所谓“自治政府”。

1945年,国民政府为得到苏联支持,放任外蒙古人民用投票方式来选择自己的命运,结果可想而知,97.8%的民众同意独立,从此外蒙古正式从中国分离出去,成为联合国合法成员国。

真实的蒙古国是什么样?离中国越来越远,这一次能否找到来时的路


前苏联光辉的“照耀下”,蒙古国经济的确得到了较大进步不但养活了国人,还向苏联出口农产品,60年前,外蒙古经济远远超过内蒙古,甚至一度超过当时的中国。上世纪80年代,蒙古国工业产值达42.5%,成了名副其实的矿业大国。

与此同时,蒙古国的骄傲也在被吞噬,成吉思汗的光辉事迹变成了“封建”教科书,传统回鹘蒙古文完全被西里尔字母(与俄文相似)所取代,蒙古国的年轻人读它变成了考古。然而,一夜之间东欧巨变,苏联解体,蒙古国经济一落千丈,社会发展被打回了原形。

两大支柱垮掉,端着金碗“要饭”

很多人对蒙古国资源没有概念,从总体上来看,蒙古国的主要矿产有煤、磷、铜、石油、铁、金、石膏等,约占中国一半,位居世界第四。蒙古国的稀土占世界储备的20%,仅次于中国29%位居世界第二

有人测算,如果320万蒙古人靠卖矿为生,可衣食无忧300年,1600亿吨煤炭分给老百姓,每人可得5万吨。守着这样的泼天富贵,蒙古国却陷入了跨世纪迷茫。2023年,蒙古国GDP(198.73亿美元)仅为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四分之一。2024年8月,蒙古国的外债总额高达300亿美元,人均负债1万亿美元。

许多人都不理解,蒙古国干嘛要端着金饭碗“要饭”?真相有些无奈,大家都知道,蒙古国曾经是个“马背上的民族”,上世纪90年代,蒙古国矿业兴起,迎来了大量外国资本帮忙开矿,比如有世界知名的力拓、中铝等,使得蒙古国经济迅速增长。

蒙古国尝到了甜头,却担心便宜都被外资占完,于是公布了《关于外国投资战略领域协调法》,限制外资比例。法案一出,大量的资金、设备、技术、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和工人撤走,蒙古国工业化的梦想再次被撕碎,一夜回到解放前。守着金山有啥用,99%都开发不出来,煤炭多有啥用,烧个油还看俄罗斯脸色。

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地见牛羊”的牧歌,在蒙古国的大多数地方已看不见。过度无序放牧,捕杀野狼、矿业的无序开采,让蒙古国戈壁化严重,每到冬季,季风携带沙尘暴袭击着我国北方的三北防护林,给这个以草原为骄傲的国家蒙上了一层阴霾。

蒙古国国家统计一项数据,2020年蒙古国全国牲畜总量达6710万头,但乌兰巴托的货架上,常年50%以上的进口奶。有大规模天然牧场,却没有规模化牧养体系,有牛奶却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。一项触目惊心的统计,蒙古国已有70%的草场变成了沙漠戈壁,2023年一场雪灾,全国十分之一牧畜冻死。

底层人的生活

从蒙古国回来的旅客,讲述了所见和经历。乌兰巴托的机场,很像我们八九十年代的样子,只有寥寥三五架飞机。从机场到乌兰巴托市,看到了发电厂、大量密集的板房,夹杂在白色的蒙古包中。据说,这是因牧区经济萧条涌入城市找工作的人们,整个蒙古国给人深刻的反差,一个是成吉思汗,一个就是戈壁荒漠。

一段扎心的叙述,底层蒙古牧民在冬天没钱烧煤取暖,在严寒40℃以下的夜里,烧起煤炭、废旧轮胎、杂物照明取暖,熏人的黑烟直接把PM2.5浓度干到了世卫组织标准的7倍。乌兰巴托60%的人口都为外来游民,流浪于乌兰巴托及其城市周围。

28岁的牧民图内巴特曾因政府补贴重返牧区,养殖3000多头牧畜,但牧区缺乏年轻女性和教育资源,被迫与妻儿分离,但因牧区劳动力短缺和山绒价格波动,一年损失10万多元。像他这样的牧民普遍面临婚姻难题,75%的青年人聚集到乌兰巴托,而牧区女性通过城市后不愿返乡,牧区严重性别失衡。

在蒙古国中,单亲妈妈是常见的,全国5个女性有一个单亲妈妈,全国约2万名女性从事性工作。失去牧场的男性不是喝酒就是流浪,要么就去挖煤矿。稍微有钱的富人,都会尽力润到国外,他们看不到国家发展的希望。


时代的抉择

在中俄两大国之间,没有自己的出海口,这是蒙古国自身无法改变的现实。全国除了一条南北铁路干线(北到俄罗斯,南到中国),以及一条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延伸支线,就只剩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,还是中国帮忙修建的。

蒙古国要想好好发展,就必须要跟俄罗斯和中国搞好关系。最近几年,世界局势风云突变,蒙古开辟了“第三邻国”政策,对中俄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项目过境收取高额过路费,让中俄两个大国不是一般的尴尬;要把稀土空运到韩国、印度、美国,在中国的稀土出口禁令政策上添堵;大量进口美国、日本、韩国文化,就为换回一个“民主伙伴国”的头衔。




蒙古国的想法很奇特,明明背靠中国,内心却惧怕中国。明明中国是蒙古十几年来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,却不敢与大国靠近。蒙古国是与中国越走越远,还是越走越近,恐怕连蒙古人民自己也说不清楚。

这几年,蒙古国要整顿国家文化,恢复传统蒙古文,与我国内蒙古实现语言互通的消息随处可见,这说明蒙古国部分文化精英在开始觉醒。今年2月,搁置十七年的中蒙嘎顺苏海图-甘其毛德口岸跨境铁路建设协议签定。两年后,每年可运输3000万吨货物,担负起蒙古国55%-60%的煤炭出口任务。而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中国,在矿产能源、互联互通、基础设施、人工智能、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展开合作,开始实质推动“一带一路”。

结尾

成吉思汗的子孙,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徘徊了十几年,这一次,希望能真正找到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精神家园。

#蒙古##蒙古国将来还能崛起吗##蒙古国何去何从##乌兰巴托##中蒙铁路对蒙古经济有何影响#

售前咨询热线
在线咨询
公司地址
  • 地址:龙岩市卖嫌之门195号

CopyRight © long8-龙8(中国)唯一官方网站 2007-2024 https://www.mmdz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龙8国际电子平台